HOT

HOT

当前位置: 河北专接本网 > 考试大纲 > 2021年河北专接本生物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2021年河北专接本生物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精小通 2021/02/11

生物工程.jpg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生物工程专业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微生物学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微生物学是为招收生物工程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

参加微生物学考试的考生应理解或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群体形态,酵母菌和霉菌的分布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霉菌的繁殖,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与生长周期,噬菌体与发酵工业,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病毒的生物防治,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培养基,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途径,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微生物的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基因编辑,菌种的衰退、保藏与复壮,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命名和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细菌和真菌的分类系统概要,经典分类鉴定方法,现代分类鉴定方法,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菌种资源的开发,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的应用和产品,工业发酵的菌种和发酵特征,工业发酵的方式,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品。微生物学考试从三个层次对考生进行测试,最高层次的要求为“掌握”;中间层次的要求为“理解”;较低层次的要求为“了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试卷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II. 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绪论

(一)知识范围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进步。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理解:微生物的概念

3.了解: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发展与人类进步


二、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

1.知识范围

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细菌菌落形态,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

2.考核要求

(1)掌握:细菌细胞的细胞壁结构、芽孢、细菌的菌落形态

(2)理解: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

(3)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大小的表示方法、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间体、

核区、核糖体、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

(二)真菌

1.知识范围

酵母菌、霉菌分布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霉菌的繁殖方式和孢子类型。

2.考核要求

(1)掌握:酵母菌的菌落,霉菌的无性繁殖,霉菌的菌落

(2)理解:酵母菌的繁殖方式,霉菌的繁殖方式和孢子类型

(3)了解:酵母菌的分布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霉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三)病毒

1.知识范围

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与生长周期,噬菌体与发酵工业,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病毒的生物防治 

2.考核要求

(1)掌握: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噬菌体的复制过程,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2)理解: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3)了解: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病毒的生物防治 


三、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一)微生物的营养

1.知识范围

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培养基

2.考核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2)理解:培养基、碳氮比、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概念,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了解: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培养基的种类及其应用。

(二)微生物的生长

1.知识范围

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2.考核要求

(1)掌握: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生长的数学模型,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H 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2)理解:微生物的连续培养,高密度培养,个体生长、同步生长、群体生长。

(3)了解:干燥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辐射、超声波、化学杀菌剂或抑制剂对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生产实践中培养微生物的装置


四、微生物的代谢

(一)知识范围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途径,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发酵的主要类型,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有氧呼吸

2.理解:发酵,ED 途径,PK 途径,HK 途径,无氧呼吸,微生物的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3.了解:化能异养菌的生物氧化和产能,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的微生物分解,自养微生物的二氧化碳固定,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以及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五、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一)知识范围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的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菌种的衰退、保藏与复壮。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的概念,菌种保藏技术,菌种的复壮方法;

2.理解:三个经典实验,遗传学上常用的几种突变株,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菌种的衰退;

3.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和突变基因的命名,自发突变与自然选育,遗传重组的类型;

基因工程的定义、操作、应用和基因编辑。


六、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一)知识范围

系统分类单元,种的概念、学名和亚种,生物界级分类学说,微生物的分类,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细菌和真菌分类系统概要,经典分类鉴定方法和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命名规则,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

2.理解:生物界级分类学说,物种的概念,种、变种、亚种、型和菌株的概念,

3.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单位,细菌的数值分类,伯杰氏细菌分类系统,真菌分类系统概要,经典分类鉴定方法和现代的分类鉴定方法。 


七、微生物生态

(一)知识范围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土壤、水体、空气、工农业产品、极端环境和生物体内外),菌种资源的开发,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检测。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微生物生态系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菌种资源的开发

3.了解: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检测 


八、微生物的应用和产品

(一)知识范围

工业发酵的菌种和发酵特征,工业发酵的方式,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品,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微生物塑料和生物计算机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生产菌种的要求和来源,大规模发酵的特征,

2.理解:发酵方式,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固态发酵,液态发酵,混合发酵,

3.了解: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品(食品和饮料,医药工业产品,农牧业产品),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微生物塑料和生物计算机


第二部分:生物化学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要求专升本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前沿成果、应用前景、发展概况及趋势。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要求学生理解和了解生命物质主要组成及其规律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和生物膜、酶、维生素和辅酶的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理化性质的情况等;在了解其结构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性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2、要求学生理解和了解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规律如:糖、脂肪、氨基酸、核苷酸在细胞内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及这几大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调控等;3、要求学生理解和了解生物界遗传传递的规律如:DNA 的生物合成、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情况等。

生物化学考试从三个层次上对考生进行测试,最高层次的要求为“理解”;中层次的要求为“掌握”,较低层次的要求为“了解”。这里“理解”和“了解”是对概念与理论提出的要求。“掌握”是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的要求。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试卷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为四选一单选题。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知识范围

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生物化学的产生与发展;生命物质主要元素的组成的规律,生物大分子组成的共同规律,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规律,生物界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

2.考核要求

(1)了解:蛋白质的研究历程;核酸的研究历程。

(2)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3)理解:生命物质主要元素的组成的规律;生物大分子组成的共同规律;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规律。


第二章 蛋白质

1.知识范围

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肽的结构,生物活性肽的功能,活性肽的来源,活性肽的应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确定。

2.考核要求

(1)了解:蛋白质的各种分类方式。

(2)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理解:肽的结构;生物活性肽的功能;活性肽的来源;活性肽的应用;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确定。


第三章 核酸的化学

1.知识范围

核酸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核糖的组成成分核苷酸的连接方式;DNA 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病毒和细菌基因组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tRNA、rRNA、mRNA、hnRNA、其它 RNA;核酸的性质和研究方法;核酸的序列测定。

2.考核要求

(1)了解:核酸的概念,核酸的生物学意义。tRNA;rRNA;mRNA;hnRNA;其它 RNA。DNA序列测定的常用方法。

(2)掌握:核糖和脱氧核糖;嘌呤碱和嘧啶碱;核苷;核苷酸;核苷酸的连接方式。DNA 的一级结构;DNA 的二级结构;DNA 的三级结构。一般理化性质;紫外吸收性质;影响核酸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核酸的变性;核酸的复性。

(3)理解: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病毒和细菌基因组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第四章 糖类

1.知识范围

单糖的概念、构型、结构及构象;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寡糖的概念,重要寡糖结构与性质;多糖的概念,重要多糖结构与性质;糖复合物的概念,重要糖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2.考核要求

(1)了解:单糖的衍生物;单糖的构型、构象。

(2)掌握:单糖的概念,重要单糖的结构;寡糖的概念,重要寡糖结构与性质;多糖的概念;重要多糖结构与性质;糖复合物的概念,重要糖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五章 脂质和生物膜

1.知识范围

三酰甘油的结构与性质;脂肪酸的种类与结构特点;磷脂的种类与结构特点;鞘脂及类固醇的类型;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2.考核要求

(1)了解:鞘脂及类固醇的类型。

(2)掌握:三酰甘油的结构与性质;脂肪酸的种类与结构特点;磷脂的种类与结构特点。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第六章 酶

1.知识范围

酶的概念与特点;酶的分类及系统命名法与编号;酶的化学本质、组成及类型;酶专一性的类型,酶专一性的学说;酶的活性部位,酶与底物复合物的形成,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分子机制;酶促反应速率的概念,底物浓度对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抑制剂的影响作用,温度的影响作用,pH 的影响作用,激活剂的影响作用;酶活性的调节方式,酶的别构调控,可逆的共价修饰调节,酶原的激活;核酶,抗体酶,同工酶;酶活力的测定方法,酶的分离纯化,酶工程。

2.考核要求

(1)了解:核酶、抗体酶、同工酶概念及特点。

(2)掌握:酶的概念与特点;酶的六大分类;酶的化学组成。酶的活性部位;酶促反应速率的概念,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抑制剂的影响作用;温度的影响作用;pH 的影响作用;激活剂的影响作用。酶活性的调节方式;酶的别构调控;可逆的共价修饰调节;酶原的激活。

(3)理解酶与底物复合物的形成;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分子机制。酶的系统命名法与编号;酶的化学本质及类型;酶专一性的类型及假说。酶活力的测定方法;酶的分离纯化;酶工程。


第七章 维生素和辅酶

1.知识范围

维生素定义及分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中的典型维生素如:脂溶性维生素 A、D、等;水溶性维生素 B1 和硫胺素焦磷酸、生物素等的结构及其功能。

2.考核要求

(1)了解:脂溶性维生素 A、D等的;水溶性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 、辅酶 A、生物素、维生素C 等的形式、功能、特点。

(2)掌握:维生素定义。


第八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1.知识范围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高能化合物与ATP 的作用;肌酸磷酸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形式;辅酶 A 的递能作用;生物氧化的特点;呼吸链的组成及电子传递顺序;氧化磷酸化作用;胞质中 NADH 的跨膜运转。

2.考核要求

(1)了解: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生物氧化的特点及呼吸链的电子传递。

(2)掌握:高能化合物与 ATP 的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


第九章 糖代谢

1.知识范围

淀粉、糖原、纤维素的酶促水解;细胞内糖酵解、糖的有氧分解、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支路、戊糖磷酸途径、葡糖醛酸代谢途径的概念、过程、能量的计算及意义;糖原的合成,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糖异生作用。

2.考核要求

(1)了解:淀粉、糖原、纤维素的酶促水解。

(2)掌握:糖酵解、糖的有氧分解、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支路、戊糖磷酸途径、葡萄糖醛酸代谢途径的概念。糖原的合成;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糖异生作用。

(3)理解:各糖代谢途径的能量计算及意义。


第十章 脂类代谢

1.知识范围

脂质的酶促水解:三酰甘油的酶促水解;磷脂的酶促水解;胆固醇酯的酶促水解。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甘油的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径;酮体的生成和利用。三酰甘油的合成代谢:甘油-3-磷酸的生物合成;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三酰甘油的合成。磷脂的分解代谢,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的合成;胆固醇的代谢。

2.考核要求

(1)了解:三酰甘油的酶促水解;磷脂的酶促水解;胆固醇酯的酶促水解。磷脂的分解代谢,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的合成;胆固醇的代谢过程。

(2)掌握:甘油的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径;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甘油-3-磷酸的生物合成;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三酰甘油的合成。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1.知识范围

细胞内外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的代谢去路;α-酮酸的代谢去路。氨基酸合成代谢: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氨基酸代谢与一碳单位;氨基酸与某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2.考核要求

(1)了解:细胞内外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2)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的代谢去路;α-酮酸的代谢去路。

(3)理解: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氨基酸与某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第十二章 核苷酸代谢

1.知识范围

核苷酸的分解及合成;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2.考核要求

(1)了解:嘌呤核苷酸的分解;嘧啶核苷酸的分解。嘌呤类似物;嘧啶类似物;核苷类似物;叶酸类似物。

(2)掌握:核苷酸生物合成的概况;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核苷三磷酸的合成;脱氧核苷酸的合成;胸苷酸的合成;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3)理解: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控;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控。烟酰胺核苷酸的合成;黄素核苷酸的合成;辅酶 A 的合成。


第十三章 DNA 的生物合成

1.知识范围

DNA 的半保留复制;DNA 复制的起点和方向。参与原核生物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大肠杆菌 DNA 复制的起始;DNA 链的延伸;复制的终止;逆转录的概念及作用。参与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过程;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DNA 损伤的产生;DNA 损伤的修复。

2.考核要求

(1)了解 :DNA 损伤的产生;DNA 损伤的修复。

(2)掌握:参与原核生物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大肠杆菌 DNA 复制的起始;DNA链的延伸;复制的终止;逆转录的概念及作用。

(3)理解:参与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过程;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理解 DNA 的半保留复制;DNA 复制的起点和方向。


第十四章 RNA 的生物合成

1.知识范围

RNA生物合成的概况;转录的选择性抑制。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及相关酶。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及转录产物的加工;RNA 编辑;RNA 复制;无模板的RNA 合成。

2.考核要求

(1)了解:内含子剪接的 4 种类型:rRNA 前体的加工,tRNA 前体的加工,mRNA 前体的加工;RNA 编辑;RNA 复制;无模板的 RNA 合成。

(2)掌握: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转录的起始;RNA 链的延伸;转录的终止。

(3)理解: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特点。理解启动子、转录泡、反义链、有义链的定义;转录的选择性抑制。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知识范围

蛋白质合成体系及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定向运输;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2.考核要求

(1)了解: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

(2)掌握: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氨基酸的活化;活化氨基酸的转运;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合成的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 

(3)理解:mRNA;核糖体;tRNA概念。蛋白质合成后的的加工、定向运输;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第十六章 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

1.知识范围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分子水平的调节:酶水平的调节,基因表达调节;细胞水平的调节控制;多细胞整体水平调节:激素对代谢的调节,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2.考核要求

(1)了解:细胞水平的调节控制;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2)掌握:酶水平的调节;代谢组。

(3)理解: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2021年河北专接本生物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精小通 2021年02月11日

生物工程.jpg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生物工程专业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微生物学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微生物学是为招收生物工程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

参加微生物学考试的考生应理解或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群体形态,酵母菌和霉菌的分布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霉菌的繁殖,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与生长周期,噬菌体与发酵工业,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病毒的生物防治,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培养基,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途径,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微生物的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基因编辑,菌种的衰退、保藏与复壮,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命名和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细菌和真菌的分类系统概要,经典分类鉴定方法,现代分类鉴定方法,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菌种资源的开发,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的应用和产品,工业发酵的菌种和发酵特征,工业发酵的方式,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品。微生物学考试从三个层次对考生进行测试,最高层次的要求为“掌握”;中间层次的要求为“理解”;较低层次的要求为“了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试卷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II. 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绪论

(一)知识范围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进步。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理解:微生物的概念

3.了解: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发展与人类进步


二、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

1.知识范围

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细菌菌落形态,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

2.考核要求

(1)掌握:细菌细胞的细胞壁结构、芽孢、细菌的菌落形态

(2)理解: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

(3)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大小的表示方法、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间体、

核区、核糖体、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群体特征

(二)真菌

1.知识范围

酵母菌、霉菌分布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霉菌的繁殖方式和孢子类型。

2.考核要求

(1)掌握:酵母菌的菌落,霉菌的无性繁殖,霉菌的菌落

(2)理解:酵母菌的繁殖方式,霉菌的繁殖方式和孢子类型

(3)了解:酵母菌的分布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霉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三)病毒

1.知识范围

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与生长周期,噬菌体与发酵工业,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病毒的生物防治 

2.考核要求

(1)掌握: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噬菌体的复制过程,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2)理解: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3)了解: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病毒的生物防治 


三、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一)微生物的营养

1.知识范围

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培养基

2.考核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2)理解:培养基、碳氮比、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概念,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了解: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培养基的种类及其应用。

(二)微生物的生长

1.知识范围

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2.考核要求

(1)掌握: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生长的数学模型,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H 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2)理解:微生物的连续培养,高密度培养,个体生长、同步生长、群体生长。

(3)了解:干燥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辐射、超声波、化学杀菌剂或抑制剂对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生产实践中培养微生物的装置


四、微生物的代谢

(一)知识范围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途径,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发酵的主要类型,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有氧呼吸

2.理解:发酵,ED 途径,PK 途径,HK 途径,无氧呼吸,微生物的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3.了解:化能异养菌的生物氧化和产能,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的微生物分解,自养微生物的二氧化碳固定,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以及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五、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一)知识范围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的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菌种的衰退、保藏与复壮。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的概念,菌种保藏技术,菌种的复壮方法;

2.理解:三个经典实验,遗传学上常用的几种突变株,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菌种的衰退;

3.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和突变基因的命名,自发突变与自然选育,遗传重组的类型;

基因工程的定义、操作、应用和基因编辑。


六、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一)知识范围

系统分类单元,种的概念、学名和亚种,生物界级分类学说,微生物的分类,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细菌和真菌分类系统概要,经典分类鉴定方法和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命名规则,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

2.理解:生物界级分类学说,物种的概念,种、变种、亚种、型和菌株的概念,

3.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单位,细菌的数值分类,伯杰氏细菌分类系统,真菌分类系统概要,经典分类鉴定方法和现代的分类鉴定方法。 


七、微生物生态

(一)知识范围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土壤、水体、空气、工农业产品、极端环境和生物体内外),菌种资源的开发,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检测。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微生物生态系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菌种资源的开发

3.了解: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检测 


八、微生物的应用和产品

(一)知识范围

工业发酵的菌种和发酵特征,工业发酵的方式,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品,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微生物塑料和生物计算机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生产菌种的要求和来源,大规模发酵的特征,

2.理解:发酵方式,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固态发酵,液态发酵,混合发酵,

3.了解: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品(食品和饮料,医药工业产品,农牧业产品),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微生物塑料和生物计算机


第二部分:生物化学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要求专升本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前沿成果、应用前景、发展概况及趋势。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要求学生理解和了解生命物质主要组成及其规律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和生物膜、酶、维生素和辅酶的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理化性质的情况等;在了解其结构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性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2、要求学生理解和了解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规律如:糖、脂肪、氨基酸、核苷酸在细胞内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及这几大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调控等;3、要求学生理解和了解生物界遗传传递的规律如:DNA 的生物合成、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情况等。

生物化学考试从三个层次上对考生进行测试,最高层次的要求为“理解”;中层次的要求为“掌握”,较低层次的要求为“了解”。这里“理解”和“了解”是对概念与理论提出的要求。“掌握”是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的要求。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试卷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为四选一单选题。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知识范围

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生物化学的产生与发展;生命物质主要元素的组成的规律,生物大分子组成的共同规律,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规律,生物界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

2.考核要求

(1)了解:蛋白质的研究历程;核酸的研究历程。

(2)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3)理解:生命物质主要元素的组成的规律;生物大分子组成的共同规律;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规律。


第二章 蛋白质

1.知识范围

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肽的结构,生物活性肽的功能,活性肽的来源,活性肽的应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确定。

2.考核要求

(1)了解:蛋白质的各种分类方式。

(2)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理解:肽的结构;生物活性肽的功能;活性肽的来源;活性肽的应用;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确定。


第三章 核酸的化学

1.知识范围

核酸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核糖的组成成分核苷酸的连接方式;DNA 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病毒和细菌基因组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tRNA、rRNA、mRNA、hnRNA、其它 RNA;核酸的性质和研究方法;核酸的序列测定。

2.考核要求

(1)了解:核酸的概念,核酸的生物学意义。tRNA;rRNA;mRNA;hnRNA;其它 RNA。DNA序列测定的常用方法。

(2)掌握:核糖和脱氧核糖;嘌呤碱和嘧啶碱;核苷;核苷酸;核苷酸的连接方式。DNA 的一级结构;DNA 的二级结构;DNA 的三级结构。一般理化性质;紫外吸收性质;影响核酸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核酸的变性;核酸的复性。

(3)理解:基因与基因组的概念;病毒和细菌基因组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第四章 糖类

1.知识范围

单糖的概念、构型、结构及构象;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寡糖的概念,重要寡糖结构与性质;多糖的概念,重要多糖结构与性质;糖复合物的概念,重要糖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2.考核要求

(1)了解:单糖的衍生物;单糖的构型、构象。

(2)掌握:单糖的概念,重要单糖的结构;寡糖的概念,重要寡糖结构与性质;多糖的概念;重要多糖结构与性质;糖复合物的概念,重要糖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五章 脂质和生物膜

1.知识范围

三酰甘油的结构与性质;脂肪酸的种类与结构特点;磷脂的种类与结构特点;鞘脂及类固醇的类型;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2.考核要求

(1)了解:鞘脂及类固醇的类型。

(2)掌握:三酰甘油的结构与性质;脂肪酸的种类与结构特点;磷脂的种类与结构特点。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第六章 酶

1.知识范围

酶的概念与特点;酶的分类及系统命名法与编号;酶的化学本质、组成及类型;酶专一性的类型,酶专一性的学说;酶的活性部位,酶与底物复合物的形成,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分子机制;酶促反应速率的概念,底物浓度对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抑制剂的影响作用,温度的影响作用,pH 的影响作用,激活剂的影响作用;酶活性的调节方式,酶的别构调控,可逆的共价修饰调节,酶原的激活;核酶,抗体酶,同工酶;酶活力的测定方法,酶的分离纯化,酶工程。

2.考核要求

(1)了解:核酶、抗体酶、同工酶概念及特点。

(2)掌握:酶的概念与特点;酶的六大分类;酶的化学组成。酶的活性部位;酶促反应速率的概念,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抑制剂的影响作用;温度的影响作用;pH 的影响作用;激活剂的影响作用。酶活性的调节方式;酶的别构调控;可逆的共价修饰调节;酶原的激活。

(3)理解酶与底物复合物的形成;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分子机制。酶的系统命名法与编号;酶的化学本质及类型;酶专一性的类型及假说。酶活力的测定方法;酶的分离纯化;酶工程。


第七章 维生素和辅酶

1.知识范围

维生素定义及分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中的典型维生素如:脂溶性维生素 A、D、等;水溶性维生素 B1 和硫胺素焦磷酸、生物素等的结构及其功能。

2.考核要求

(1)了解:脂溶性维生素 A、D等的;水溶性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 、辅酶 A、生物素、维生素C 等的形式、功能、特点。

(2)掌握:维生素定义。


第八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1.知识范围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高能化合物与ATP 的作用;肌酸磷酸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形式;辅酶 A 的递能作用;生物氧化的特点;呼吸链的组成及电子传递顺序;氧化磷酸化作用;胞质中 NADH 的跨膜运转。

2.考核要求

(1)了解: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生物氧化的特点及呼吸链的电子传递。

(2)掌握:高能化合物与 ATP 的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


第九章 糖代谢

1.知识范围

淀粉、糖原、纤维素的酶促水解;细胞内糖酵解、糖的有氧分解、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支路、戊糖磷酸途径、葡糖醛酸代谢途径的概念、过程、能量的计算及意义;糖原的合成,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糖异生作用。

2.考核要求

(1)了解:淀粉、糖原、纤维素的酶促水解。

(2)掌握:糖酵解、糖的有氧分解、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支路、戊糖磷酸途径、葡萄糖醛酸代谢途径的概念。糖原的合成;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糖异生作用。

(3)理解:各糖代谢途径的能量计算及意义。


第十章 脂类代谢

1.知识范围

脂质的酶促水解:三酰甘油的酶促水解;磷脂的酶促水解;胆固醇酯的酶促水解。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甘油的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径;酮体的生成和利用。三酰甘油的合成代谢:甘油-3-磷酸的生物合成;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三酰甘油的合成。磷脂的分解代谢,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的合成;胆固醇的代谢。

2.考核要求

(1)了解:三酰甘油的酶促水解;磷脂的酶促水解;胆固醇酯的酶促水解。磷脂的分解代谢,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的合成;胆固醇的代谢过程。

(2)掌握:甘油的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径;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甘油-3-磷酸的生物合成;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三酰甘油的合成。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1.知识范围

细胞内外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的代谢去路;α-酮酸的代谢去路。氨基酸合成代谢: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氨基酸代谢与一碳单位;氨基酸与某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2.考核要求

(1)了解:细胞内外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2)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的代谢去路;α-酮酸的代谢去路。

(3)理解: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氨基酸与某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第十二章 核苷酸代谢

1.知识范围

核苷酸的分解及合成;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2.考核要求

(1)了解:嘌呤核苷酸的分解;嘧啶核苷酸的分解。嘌呤类似物;嘧啶类似物;核苷类似物;叶酸类似物。

(2)掌握:核苷酸生物合成的概况;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核苷三磷酸的合成;脱氧核苷酸的合成;胸苷酸的合成;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3)理解: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控;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控。烟酰胺核苷酸的合成;黄素核苷酸的合成;辅酶 A 的合成。


第十三章 DNA 的生物合成

1.知识范围

DNA 的半保留复制;DNA 复制的起点和方向。参与原核生物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大肠杆菌 DNA 复制的起始;DNA 链的延伸;复制的终止;逆转录的概念及作用。参与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过程;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DNA 损伤的产生;DNA 损伤的修复。

2.考核要求

(1)了解 :DNA 损伤的产生;DNA 损伤的修复。

(2)掌握:参与原核生物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大肠杆菌 DNA 复制的起始;DNA链的延伸;复制的终止;逆转录的概念及作用。

(3)理解:参与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过程;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理解 DNA 的半保留复制;DNA 复制的起点和方向。


第十四章 RNA 的生物合成

1.知识范围

RNA生物合成的概况;转录的选择性抑制。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及相关酶。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及转录产物的加工;RNA 编辑;RNA 复制;无模板的RNA 合成。

2.考核要求

(1)了解:内含子剪接的 4 种类型:rRNA 前体的加工,tRNA 前体的加工,mRNA 前体的加工;RNA 编辑;RNA 复制;无模板的 RNA 合成。

(2)掌握: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转录的起始;RNA 链的延伸;转录的终止。

(3)理解: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特点。理解启动子、转录泡、反义链、有义链的定义;转录的选择性抑制。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知识范围

蛋白质合成体系及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定向运输;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2.考核要求

(1)了解: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

(2)掌握: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氨基酸的活化;活化氨基酸的转运;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合成的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 

(3)理解:mRNA;核糖体;tRNA概念。蛋白质合成后的的加工、定向运输;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第十六章 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

1.知识范围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分子水平的调节:酶水平的调节,基因表达调节;细胞水平的调节控制;多细胞整体水平调节:激素对代谢的调节,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2.考核要求

(1)了解:细胞水平的调节控制;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2)掌握:酶水平的调节;代谢组。

(3)理解: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