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HOT

当前位置: 河北专接本网 > 考试大纲 > 2021年河北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2021年河北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精小通 2021年02月19日

2021年河北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考试大纲.jpg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学前教育专业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阐明以下内容: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学前公共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发展沿革,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0-3岁儿童的教育,幼儿园的游戏,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幼儿园教育评价等。

学前教育学考试是为招收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考试严格按照本说明所列知识点和题型命题,坚持覆盖全面、难度适当和有利于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的原则。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15分)、名词解释(25分)、单项选择题(5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20分)等。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只写要点,不必解释;论述题要求既要答要点,又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或围绕要点进行论述。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性质和价值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掌握)

(二)学前教育的性质(理解)

(三)学前教育的价值(了解)

二、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掌握)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了解)

(三)学前教育的任务(了解)

三、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孕育阶段: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思想民间谚语和各种著作(了解)

(二)萌芽阶段: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了解)

(三)初创阶段:(掌握)

1.学前教育学的创立

2.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3.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观点

4.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四)发展的新阶段(了解)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二)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掌握)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了解)

二、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理解)

(二)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了解)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了解)

(四)学前教育与科学的关系(了解)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儿童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儿童的发展(掌握)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理解)

(三)年龄特征的概念(掌握)

二、对几种关于儿童发展理论的分析

(一)遗传决定论(理解)

(二)环境决定论(理解)

(三)教育万能论(理解)

二、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二)环境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掌握)

1.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与对象。从儿童身体方面来看,在良好的生活环境、营养和保育的条件下,可使儿童的身体获得正常发育。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依赖于外界环境,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

2.与遗传、环境比较起来,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掌握)

首先,通过教育,可以发扬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素质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其次,教育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使儿童形成社会需要的品质和才能;再次,幼儿园教育是在人为设置的环境中进行的,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活动,其最大特点是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是促进人的精神力量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最后,托幼园所与家庭配合,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使儿童在家庭及周围环境中与人们交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特的个性。

3.近几十年来,生理学、生物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科研成果说明了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有重要作用。(了解)

(三)儿童的个体性实践活动在其自身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                                     

三、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了解)

1.儿童观的概念(理解)

2.我国教育界主流的儿童观(掌握)

3.我国教育界主流的教育观(掌握)

(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理解)


第四章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重点内容)


一、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和作用、学前教育目标的概念(掌握)

(二)世界一些国家学前教育目标的走势(了解)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及其特点(理解)

1.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掌握)

2.“完整儿童”培养的含义(了解)

3.应试教育的压力对落实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了解)

4. 根据现代儿童的特点,我国学前教育目标应突出的几点(了解)

    5.“全面发展”的含义、“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要求(理解)

二、学前儿童体育

(一)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体质包括哪几个方面(掌握)

(二)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性(理解)

(三)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掌握)

(四)动力定型的概念(掌握)

(五)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要领(掌握)

(六)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

(七)制订幼儿园生活制度的原则(掌握)

三、学前儿童智育

(一)知识、技能、智力的概念(掌握)

(二)正确理解学前儿童智育,树立正确的智育观(理解)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理解)

(四)学前儿童智育的重要性(理解)

(五)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掌握)

(六)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要领(掌握)

(七)为什么说儿童的主动学习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儿童发展的关键环节?(理解)

(八)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儿童自主和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理解)

(九)怎样回应儿童的提问(掌握)

四、学前儿童德育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内涵(理解)

学前儿童德育主要是引导儿童在与周围成人及与同交往过程中,学习如何处理相互关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意义(理解)

(三)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目标的六个方面(掌握)

(四)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要领(掌握)

(五)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怎样创造充满爱和尊重的精神环境?(理解)

(六)学前儿童德育的方法及每种方法的含义(掌握)

五、学前儿童美育

(一)美育的内涵(掌握)

(二)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理解)

(三)美育的重要性(理解) 

(四)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掌握)

(五)学前儿童美育的目标(了解)

(六)学前儿童美育的实施要领(掌握)


第五章  0-3岁儿童的教育


一、0-3岁儿童教育的意义(了解)               

二、3岁前儿童教育的任务和原则 

(一)3岁前儿童教育的任务(理解)

(二)3岁前儿童教育的原则 (理解)

三、3岁前儿童教育的内容(理解)

(一)日常生活的护理和教育(了解)

(二)怎样在喂养过程中实施教育(理解)

(三)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理解)

2.运动能力的发展(了解)

3.运动能力的教育培养(了解)

(四)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了解)

1.语言能力的发展(了解)

2.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了解)

(五)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掌握)

1.认知能力的发展(了解)

2.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掌握)

(1)婴儿出生后,成人可为他们提供可看、可听、可抓、可拍、可戳、可斯、可扔、可放入口中的安全卫生的玩具,逗他发生多种动作,获得多种动作经验,促进其动作思维的萌芽。

(2)出生第二年,婴儿好奇心进一步发展,成人应为他创造一个宽敞、安全的探索环境,让他去探究感兴趣的、安全卫生的玩具材料,促进其动作思维的发展。

(3)2岁以后的儿童,动作已逐渐内化为心理表象,他们能用代用品做模仿游戏,成人可以利用实物和玩具,同儿童一起做智力游戏。

(4)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喜欢不受干扰地做一些事,只要是安全和健康的,成人都应该支持他们的自主行为,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培养他们的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五)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与教育(掌握)

四、0-3岁儿童教育的方式

(一)3岁前儿童的教育方式(了解)

(二)托儿班的工作要求(掌握)

(四)托儿班课程特点(理解)

(五)亲子园的概念及功能(理解)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重点内容)


一、游戏概述

(一)游戏的起源(了解)

(二)游戏活动与工作、劳动的区别(了解)

二、学前儿童的游戏                                             

(一)游戏对学前儿童的意义(理解)                                             

(二)儿童游戏的特点(掌握)  

(三)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及各种游戏的概念(掌握)

(四)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划分的游戏阶段(掌握)

(五)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掌握)

三、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了解)

(二) 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的关系(理解)

(三)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

1.室内游戏场地的安排(了解)

2.户外游戏场地的设置(了解)

3.玩具材料的选择提供应注意的问题(理解)

4.玩具的安全性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了解)

5.玩具的发展适宜性包括哪几点(掌握)

6.玩具的教育功能(掌握)

7.玩具的管理应注意哪些(掌握)

(四)游戏时间的安排(了解)

四、幼儿园游戏指导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1.角色游戏的概念(掌握)                               

2.角色游戏的指导原则 (理解)                                                                                         

3.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

(二)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

    1.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理解)

2.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                                         

(三)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掌握)

1.结构游戏的指导原则(理解)

2.结构游戏的指导策略 (掌握)                                              

(四)幼儿园规则性游戏及其指导

1.规则性游戏的指导原则(理解)

2.规则性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

(五)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多重角色

1.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扮演多重角色(理解)

2.教师需要介入儿童游戏的时机及其发挥的作用(了解)

3.教师不宜介入游戏的情况(了解)

                                                             

第七章  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重点内容)


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教学的概念(掌握)  

(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特点(掌握)

1.保教并重。既要保护儿童的生命及机体正常健康的生长发育,又要进行适当的教育教学。

2.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要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运用感官和动作直接与人、事、物相互作用来吸取经验和获得发展。

3.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的相互交往,使儿童通过游戏、观察、交流、模仿来学习。

4.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儿童通过语言学习必须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主要运用口头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

5.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应该利用实际的物品和有挑战性的真实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6.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以易于理解的、简单的、启蒙性的知识经验为内容,通过游戏、操作以及直观的教具、图片和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布置强制性家庭作业、不考试、不计分、不留级。                                    

(三)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了解)

1.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编制

2.20世纪20年代,我国幼稚园的课程和教学的第一次改革

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幼儿园教育进行的全面改革

4.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展开的改革

5.三十余年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研究和改革,使幼儿园的课程和教材产生了哪些较大的变化

二、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理论与模式 

(一) 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理论                                  

1.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理解)

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教育家杜威设计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主义课程”,提出了他的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详见教材)

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试图通过“活动性作业”实现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之间的沟通。这种活动性作业可分为不同水平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8岁)从“做中学”,就是给儿童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做事要求进行思维或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结果他们自然地学到了东西;第二阶段(8-12岁)主要形成读、写、算、操作等能力,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做事的正确方式和获得结果的方法;第三阶段(12岁以后)学习以分科形式展开的课程,掌握有组织、有系统、理论性的科学知识、规律和理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2.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掌握)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结构的建立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复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而是一个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结构。为了认识客体,主体一定要作用于客体,即把客体移动、连接、组合、拆开和重新装配,从而认识客体。

他认为儿童通过对各种实际物品的操作摆弄获得两种经验:一种是关于物体本身特点的物理经验,如物体的软、硬、冷、热等;一种是通过操作获得的感觉和动作经验,这就是初级的数理逻辑经验,如将物品重叠、对应、匹配、分类、排序等。

皮来杰强调在儿童智力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个体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起源于最初的感觉和动作。通过活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活动,个体连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丰富经验,个体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感觉和动作这种外显的智力活动逐渐内化为头脑中的思维运演,实现认知结构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3.陈鹤琴的教育教学思想(掌握)

陈鹤琴借鉴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结合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于1923年在南京创办鼓楼幼儿园,在这里进行幼儿园的课程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实践、研究,终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前教育教学体系—活教育。陈鹤琴有关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

(2)教育内容—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建立以自然、社会为中心的“中心课程”(单元教学)

(3)教学方法—倡导“五指活动”,整个教学法和做中学。

(二)幼儿园的课程模式

1.课程模式的概念(掌握)

    2.我国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案(了解)

(1)“中心制课程”单元教学方案

(2)综合教育课程模式

(3)学科(领域)课程模式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掌握)

1.活动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

4.连续性和渗透性原则

5.集体教学活动怀个别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6.整体性和一致性原则

7.直接指导与间接影响相结合的原则

以上每一条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详见教材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理解)

1.操作体验法

2.演示、示范和范例法

3.游戏法

4.探索发现法

5.讲解谈论法

以上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含义及运用详见教材

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环境和组织形式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了解)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环境(理解)

1.幼儿园教学活动环境的含义

2.创设良好活动环境的目的和要求

3.对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的要求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了解)


第八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的日常生活

(一)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概述(了解)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掌握)

(三)日常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理解)

1.教育性原则

2.情感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以上各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详见教材。

(四)日常生活各项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要领(了解)

二、幼儿园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的教育价值(掌握)

(二)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念(理解)

(三)幼儿园节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了解)

(四)幼儿园娱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了解)

(五)组织娱乐活动的要点(掌握)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小衔接的概念(掌握)

(二)儿童从幼儿园入小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了解)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理解)

(四)幼小衔接工作的任务(掌握)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与措施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理解)

(二)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掌握)

1.有计划地加强与附近小学的联系制度

2.积极开展对大班家长的宣传教育

3.认真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前教育

(1)增强儿童向往当小学生和戴红领巾的强烈愿望,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

(2)注意发展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稳定性,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

(3)不断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特别重视听、说、写、看的能力。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提高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

(5)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表现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4. 重视进行毕业离园教育。

(三)国外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一些尝试(了解)


第十章  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一、家庭教育及其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掌握)

家庭教育是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抚育与教育相结合、有计划与无计划相结合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理解)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掌握)

(二)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掌握)

(三)家庭教育的任务(理解)                                                 

三、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任务(理解)

(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原则 (理解)

(三)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了解)

(四)家长学校的概念(掌握)家长学校是指教育机构有计划地对父母和其他家庭长辈进行较系统培训的学校,就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和家庭教育中易犯的错误系统讲授科学知识,进行必要的辅导。

四、社区与社区学前教育(了解)


                                 

第十一章 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


一、学前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作用

(一)学前教师劳动的特点(掌握)                              

(二)学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了解)                                          

二、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掌握)  

(一)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理解)                                       

(二)学前教师的知识素养(了解)

(三)学前教师的能力素养(掌握)

(四)学前教师的教育智慧(掌握)

三、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掌握)                               

(二)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理解)

(三)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掌握)

四、学前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一)我国学前教师培训的新理念(了解)

(二)近年来我国学前教师培养的变化与发展状况(了解)

(三)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了解)

                           

第二部分:儿童发展心理学

I 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是为招收学前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主要讲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阐述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分析各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研究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因素等内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部分主要包括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以及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和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在牢固掌握各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较好地将所学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提高他们分析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结合心理学的专业要求,强调理论和专业实际的相结合,突出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只写要点,不必解释;论述题要求既要有要点,又要有分析论述。


II 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知识要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发展变化的特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的演变、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方法。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发展变化的特点、年龄特征概念、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的演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2.理解: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方法。

3.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知识要点

胎儿期的发展、儿童身体的发展趋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脑区成熟的顺序、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儿童脑区成熟的顺序、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2.理解:儿童身体的发展趋势、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3.了解:胎儿期的发展。

  

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知识要点

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理解:华生的机械发展观、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

3.了解: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格塞尔成熟势力说。


第四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语音知觉的发展、语音产生的主要阶段、儿童语音规则、儿童词汇的增加、词汇使用的扩大和缩小、形容词发展的特点、句子产生的主要过程、单词句的概念及特征、电报句的概念、儿童句子理解策略、语用技能的发展、语言获得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语音产生的主要阶段、形容词发展的特点、单词句的概念及特征、电报句的概念、语言获得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2.理解:儿童语音规则、儿童词汇的增加、词汇使用的扩大和缩小、句子产生的主要过程、儿童句子理解策略。

3.了解:语音知觉的发展、语用技能的发展。


第五章  儿童认知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婴幼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的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时间知觉发展、儿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的发展特征。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空间知觉的发展;儿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的发展特征。

2.理解:视觉的发展、听觉的发展、时间知觉发展。

3.了解:婴幼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的发展。 


第六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智力的定义、多元智能理论、智力的发展曲线、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发展的群体差异、经典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的条件。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多元智能理论、智力的发展曲线。

2.理解:智力的定义、经典智力测验。

3.了解: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智力测验的条件。

 

第七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情绪的分类、情绪的组成成分、情绪智力概念、健康情绪的特征、非习得性情绪、婴儿的笑的发展阶段、幼儿情绪特征、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怯生的影响因素、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克服害怕的方法、儿童情绪获得理论。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情绪智力概念、健康情绪的特征、婴儿的笑的发展阶段、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怯生的影响因素。

2.理解:情绪的分类、情绪的组成成分、克服害怕的方法。

3.了解:非习得性情绪、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儿童情绪获得理论。


第八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评价、个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托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类型分类、父母的教养类型及其对个体的影响、自我意识概念、婴儿自我意识出现所经历的阶段、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评价、托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类型分类、婴儿自我意识出现所经历的阶段、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2.理解:个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自我意识概念。

3.了解:父母的教养类型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第九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一、知识要点:

    性别角色、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定型的发展过程、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性别差异的表现、性别定型化理论、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双性化教育。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性别角色、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

2.理解:性别定型的发展过程、性别定型化理论、双性化教育。

3.了解:性别差异的表现、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

 

第十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依恋概念、依恋的发展过程、依恋的测量和类型、依恋理论、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同伴的作用、婴儿同伴相互作用的阶段、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同伴地位划分标准、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角色采择的发展阶段、游戏的理论、游戏的种类、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二、考核要求

1.掌握:依恋概念、依恋的发展过程、依恋的测量和类型、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婴儿同伴相互作用的阶段、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角色采择的发展阶段、游戏的种类。

2.理解:依恋理论、社会关系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同伴的作用、同伴地位划分标准、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3.了解: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游戏的理论。

 

第十一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

一、 知识要点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攻击性分类、增加儿童道德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塑造、道德情感的形式、移情的概念及其构成、自我控制的测量、自我控制的训练、自我控制的制度。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增加儿童道德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移情的概念及其构成。

2.理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道德情感的形式、自我控制的测量、自我控制的训练。

3.了解: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亲社会行为的塑造、自我控制的制度。


话题:

2021年河北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考试大纲.jpg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学前教育专业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阐明以下内容: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学前公共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发展沿革,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0-3岁儿童的教育,幼儿园的游戏,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幼儿园教育评价等。

学前教育学考试是为招收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考试严格按照本说明所列知识点和题型命题,坚持覆盖全面、难度适当和有利于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的原则。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15分)、名词解释(25分)、单项选择题(5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20分)等。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只写要点,不必解释;论述题要求既要答要点,又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或围绕要点进行论述。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性质和价值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掌握)

(二)学前教育的性质(理解)

(三)学前教育的价值(了解)

二、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掌握)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了解)

(三)学前教育的任务(了解)

三、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孕育阶段: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思想民间谚语和各种著作(了解)

(二)萌芽阶段: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了解)

(三)初创阶段:(掌握)

1.学前教育学的创立

2.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3.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观点

4.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四)发展的新阶段(了解)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二)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掌握)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了解)

二、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理解)

(二)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了解)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了解)

(四)学前教育与科学的关系(了解)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儿童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儿童的发展(掌握)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理解)

(三)年龄特征的概念(掌握)

二、对几种关于儿童发展理论的分析

(一)遗传决定论(理解)

(二)环境决定论(理解)

(三)教育万能论(理解)

二、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二)环境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掌握)

1.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与对象。从儿童身体方面来看,在良好的生活环境、营养和保育的条件下,可使儿童的身体获得正常发育。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依赖于外界环境,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

2.与遗传、环境比较起来,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掌握)

首先,通过教育,可以发扬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素质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其次,教育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使儿童形成社会需要的品质和才能;再次,幼儿园教育是在人为设置的环境中进行的,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活动,其最大特点是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是促进人的精神力量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最后,托幼园所与家庭配合,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使儿童在家庭及周围环境中与人们交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特的个性。

3.近几十年来,生理学、生物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科研成果说明了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有重要作用。(了解)

(三)儿童的个体性实践活动在其自身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                                     

三、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了解)

1.儿童观的概念(理解)

2.我国教育界主流的儿童观(掌握)

3.我国教育界主流的教育观(掌握)

(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理解)


第四章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重点内容)


一、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和作用、学前教育目标的概念(掌握)

(二)世界一些国家学前教育目标的走势(了解)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及其特点(理解)

1.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掌握)

2.“完整儿童”培养的含义(了解)

3.应试教育的压力对落实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了解)

4. 根据现代儿童的特点,我国学前教育目标应突出的几点(了解)

    5.“全面发展”的含义、“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要求(理解)

二、学前儿童体育

(一)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体质包括哪几个方面(掌握)

(二)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性(理解)

(三)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掌握)

(四)动力定型的概念(掌握)

(五)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要领(掌握)

(六)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

(七)制订幼儿园生活制度的原则(掌握)

三、学前儿童智育

(一)知识、技能、智力的概念(掌握)

(二)正确理解学前儿童智育,树立正确的智育观(理解)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理解)

(四)学前儿童智育的重要性(理解)

(五)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掌握)

(六)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要领(掌握)

(七)为什么说儿童的主动学习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儿童发展的关键环节?(理解)

(八)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儿童自主和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理解)

(九)怎样回应儿童的提问(掌握)

四、学前儿童德育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内涵(理解)

学前儿童德育主要是引导儿童在与周围成人及与同交往过程中,学习如何处理相互关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意义(理解)

(三)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目标的六个方面(掌握)

(四)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要领(掌握)

(五)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怎样创造充满爱和尊重的精神环境?(理解)

(六)学前儿童德育的方法及每种方法的含义(掌握)

五、学前儿童美育

(一)美育的内涵(掌握)

(二)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理解)

(三)美育的重要性(理解) 

(四)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掌握)

(五)学前儿童美育的目标(了解)

(六)学前儿童美育的实施要领(掌握)


第五章  0-3岁儿童的教育


一、0-3岁儿童教育的意义(了解)               

二、3岁前儿童教育的任务和原则 

(一)3岁前儿童教育的任务(理解)

(二)3岁前儿童教育的原则 (理解)

三、3岁前儿童教育的内容(理解)

(一)日常生活的护理和教育(了解)

(二)怎样在喂养过程中实施教育(理解)

(三)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理解)

2.运动能力的发展(了解)

3.运动能力的教育培养(了解)

(四)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了解)

1.语言能力的发展(了解)

2.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了解)

(五)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掌握)

1.认知能力的发展(了解)

2.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掌握)

(1)婴儿出生后,成人可为他们提供可看、可听、可抓、可拍、可戳、可斯、可扔、可放入口中的安全卫生的玩具,逗他发生多种动作,获得多种动作经验,促进其动作思维的萌芽。

(2)出生第二年,婴儿好奇心进一步发展,成人应为他创造一个宽敞、安全的探索环境,让他去探究感兴趣的、安全卫生的玩具材料,促进其动作思维的发展。

(3)2岁以后的儿童,动作已逐渐内化为心理表象,他们能用代用品做模仿游戏,成人可以利用实物和玩具,同儿童一起做智力游戏。

(4)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喜欢不受干扰地做一些事,只要是安全和健康的,成人都应该支持他们的自主行为,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培养他们的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五)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与教育(掌握)

四、0-3岁儿童教育的方式

(一)3岁前儿童的教育方式(了解)

(二)托儿班的工作要求(掌握)

(四)托儿班课程特点(理解)

(五)亲子园的概念及功能(理解)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重点内容)


一、游戏概述

(一)游戏的起源(了解)

(二)游戏活动与工作、劳动的区别(了解)

二、学前儿童的游戏                                             

(一)游戏对学前儿童的意义(理解)                                             

(二)儿童游戏的特点(掌握)  

(三)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及各种游戏的概念(掌握)

(四)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划分的游戏阶段(掌握)

(五)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掌握)

三、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了解)

(二) 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的关系(理解)

(三)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

1.室内游戏场地的安排(了解)

2.户外游戏场地的设置(了解)

3.玩具材料的选择提供应注意的问题(理解)

4.玩具的安全性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了解)

5.玩具的发展适宜性包括哪几点(掌握)

6.玩具的教育功能(掌握)

7.玩具的管理应注意哪些(掌握)

(四)游戏时间的安排(了解)

四、幼儿园游戏指导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1.角色游戏的概念(掌握)                               

2.角色游戏的指导原则 (理解)                                                                                         

3.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

(二)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

    1.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理解)

2.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                                         

(三)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掌握)

1.结构游戏的指导原则(理解)

2.结构游戏的指导策略 (掌握)                                              

(四)幼儿园规则性游戏及其指导

1.规则性游戏的指导原则(理解)

2.规则性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

(五)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多重角色

1.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扮演多重角色(理解)

2.教师需要介入儿童游戏的时机及其发挥的作用(了解)

3.教师不宜介入游戏的情况(了解)

                                                             

第七章  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重点内容)


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教学的概念(掌握)  

(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特点(掌握)

1.保教并重。既要保护儿童的生命及机体正常健康的生长发育,又要进行适当的教育教学。

2.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要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运用感官和动作直接与人、事、物相互作用来吸取经验和获得发展。

3.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的相互交往,使儿童通过游戏、观察、交流、模仿来学习。

4.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儿童通过语言学习必须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主要运用口头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

5.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应该利用实际的物品和有挑战性的真实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6.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以易于理解的、简单的、启蒙性的知识经验为内容,通过游戏、操作以及直观的教具、图片和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布置强制性家庭作业、不考试、不计分、不留级。                                    

(三)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了解)

1.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编制

2.20世纪20年代,我国幼稚园的课程和教学的第一次改革

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幼儿园教育进行的全面改革

4.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展开的改革

5.三十余年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研究和改革,使幼儿园的课程和教材产生了哪些较大的变化

二、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理论与模式 

(一) 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理论                                  

1.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理解)

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教育家杜威设计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主义课程”,提出了他的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详见教材)

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试图通过“活动性作业”实现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之间的沟通。这种活动性作业可分为不同水平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8岁)从“做中学”,就是给儿童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做事要求进行思维或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结果他们自然地学到了东西;第二阶段(8-12岁)主要形成读、写、算、操作等能力,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做事的正确方式和获得结果的方法;第三阶段(12岁以后)学习以分科形式展开的课程,掌握有组织、有系统、理论性的科学知识、规律和理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2.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掌握)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结构的建立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复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而是一个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结构。为了认识客体,主体一定要作用于客体,即把客体移动、连接、组合、拆开和重新装配,从而认识客体。

他认为儿童通过对各种实际物品的操作摆弄获得两种经验:一种是关于物体本身特点的物理经验,如物体的软、硬、冷、热等;一种是通过操作获得的感觉和动作经验,这就是初级的数理逻辑经验,如将物品重叠、对应、匹配、分类、排序等。

皮来杰强调在儿童智力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个体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起源于最初的感觉和动作。通过活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活动,个体连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丰富经验,个体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感觉和动作这种外显的智力活动逐渐内化为头脑中的思维运演,实现认知结构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3.陈鹤琴的教育教学思想(掌握)

陈鹤琴借鉴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结合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于1923年在南京创办鼓楼幼儿园,在这里进行幼儿园的课程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实践、研究,终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前教育教学体系—活教育。陈鹤琴有关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

(2)教育内容—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建立以自然、社会为中心的“中心课程”(单元教学)

(3)教学方法—倡导“五指活动”,整个教学法和做中学。

(二)幼儿园的课程模式

1.课程模式的概念(掌握)

    2.我国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案(了解)

(1)“中心制课程”单元教学方案

(2)综合教育课程模式

(3)学科(领域)课程模式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掌握)

1.活动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

4.连续性和渗透性原则

5.集体教学活动怀个别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6.整体性和一致性原则

7.直接指导与间接影响相结合的原则

以上每一条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详见教材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理解)

1.操作体验法

2.演示、示范和范例法

3.游戏法

4.探索发现法

5.讲解谈论法

以上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含义及运用详见教材

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环境和组织形式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了解)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环境(理解)

1.幼儿园教学活动环境的含义

2.创设良好活动环境的目的和要求

3.对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的要求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了解)


第八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的日常生活

(一)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概述(了解)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掌握)

(三)日常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理解)

1.教育性原则

2.情感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以上各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详见教材。

(四)日常生活各项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要领(了解)

二、幼儿园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的教育价值(掌握)

(二)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念(理解)

(三)幼儿园节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了解)

(四)幼儿园娱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了解)

(五)组织娱乐活动的要点(掌握)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小衔接的概念(掌握)

(二)儿童从幼儿园入小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了解)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理解)

(四)幼小衔接工作的任务(掌握)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与措施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理解)

(二)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掌握)

1.有计划地加强与附近小学的联系制度

2.积极开展对大班家长的宣传教育

3.认真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前教育

(1)增强儿童向往当小学生和戴红领巾的强烈愿望,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

(2)注意发展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稳定性,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

(3)不断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特别重视听、说、写、看的能力。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提高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

(5)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表现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4. 重视进行毕业离园教育。

(三)国外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一些尝试(了解)


第十章  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一、家庭教育及其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掌握)

家庭教育是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抚育与教育相结合、有计划与无计划相结合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理解)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掌握)

(二)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掌握)

(三)家庭教育的任务(理解)                                                 

三、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任务(理解)

(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原则 (理解)

(三)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了解)

(四)家长学校的概念(掌握)家长学校是指教育机构有计划地对父母和其他家庭长辈进行较系统培训的学校,就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和家庭教育中易犯的错误系统讲授科学知识,进行必要的辅导。

四、社区与社区学前教育(了解)


                                 

第十一章 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


一、学前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作用

(一)学前教师劳动的特点(掌握)                              

(二)学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了解)                                          

二、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掌握)  

(一)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理解)                                       

(二)学前教师的知识素养(了解)

(三)学前教师的能力素养(掌握)

(四)学前教师的教育智慧(掌握)

三、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掌握)                               

(二)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理解)

(三)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掌握)

四、学前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一)我国学前教师培训的新理念(了解)

(二)近年来我国学前教师培养的变化与发展状况(了解)

(三)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了解)

                           

第二部分:儿童发展心理学

I 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是为招收学前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主要讲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阐述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分析各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研究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因素等内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部分主要包括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以及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和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在牢固掌握各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较好地将所学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提高他们分析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结合心理学的专业要求,强调理论和专业实际的相结合,突出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只写要点,不必解释;论述题要求既要有要点,又要有分析论述。


II 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知识要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发展变化的特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的演变、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方法。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发展变化的特点、年龄特征概念、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的演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2.理解: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方法。

3.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知识要点

胎儿期的发展、儿童身体的发展趋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脑区成熟的顺序、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儿童脑区成熟的顺序、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2.理解:儿童身体的发展趋势、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3.了解:胎儿期的发展。

  

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知识要点

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理解:华生的机械发展观、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

3.了解: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格塞尔成熟势力说。


第四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语音知觉的发展、语音产生的主要阶段、儿童语音规则、儿童词汇的增加、词汇使用的扩大和缩小、形容词发展的特点、句子产生的主要过程、单词句的概念及特征、电报句的概念、儿童句子理解策略、语用技能的发展、语言获得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语音产生的主要阶段、形容词发展的特点、单词句的概念及特征、电报句的概念、语言获得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2.理解:儿童语音规则、儿童词汇的增加、词汇使用的扩大和缩小、句子产生的主要过程、儿童句子理解策略。

3.了解:语音知觉的发展、语用技能的发展。


第五章  儿童认知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婴幼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的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时间知觉发展、儿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的发展特征。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空间知觉的发展;儿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的发展特征。

2.理解:视觉的发展、听觉的发展、时间知觉发展。

3.了解:婴幼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的发展。 


第六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智力的定义、多元智能理论、智力的发展曲线、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发展的群体差异、经典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的条件。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多元智能理论、智力的发展曲线。

2.理解:智力的定义、经典智力测验。

3.了解: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智力测验的条件。

 

第七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情绪的分类、情绪的组成成分、情绪智力概念、健康情绪的特征、非习得性情绪、婴儿的笑的发展阶段、幼儿情绪特征、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怯生的影响因素、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克服害怕的方法、儿童情绪获得理论。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情绪智力概念、健康情绪的特征、婴儿的笑的发展阶段、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怯生的影响因素。

2.理解:情绪的分类、情绪的组成成分、克服害怕的方法。

3.了解:非习得性情绪、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儿童情绪获得理论。


第八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评价、个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托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类型分类、父母的教养类型及其对个体的影响、自我意识概念、婴儿自我意识出现所经历的阶段、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评价、托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类型分类、婴儿自我意识出现所经历的阶段、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2.理解:个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自我意识概念。

3.了解:父母的教养类型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第九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一、知识要点:

    性别角色、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定型的发展过程、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性别差异的表现、性别定型化理论、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双性化教育。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性别角色、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

2.理解:性别定型的发展过程、性别定型化理论、双性化教育。

3.了解:性别差异的表现、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

 

第十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

一、知识要点

依恋概念、依恋的发展过程、依恋的测量和类型、依恋理论、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同伴的作用、婴儿同伴相互作用的阶段、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同伴地位划分标准、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角色采择的发展阶段、游戏的理论、游戏的种类、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二、考核要求

1.掌握:依恋概念、依恋的发展过程、依恋的测量和类型、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婴儿同伴相互作用的阶段、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角色采择的发展阶段、游戏的种类。

2.理解:依恋理论、社会关系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同伴的作用、同伴地位划分标准、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3.了解: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游戏的理论。

 

第十一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

一、 知识要点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攻击性分类、增加儿童道德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塑造、道德情感的形式、移情的概念及其构成、自我控制的测量、自我控制的训练、自我控制的制度。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增加儿童道德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移情的概念及其构成。

2.理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道德情感的形式、自我控制的测量、自我控制的训练。

3.了解: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亲社会行为的塑造、自我控制的制度。


话题: